一陰一陽之謂道出處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大眾日用不知,故正人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意外之謂神。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近則靜而正,以言乎六合之間則備矣。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廣闊配六合。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六合設位,而《易》行乎其間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圣人有以見全國之賾,而擬諸其描述,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圣人有以見全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儀式,系辭焉以斷其吉兇,是故謂之爻,言全國之至賾而不憎惡也,言全國之至動而不行亂也。擬之然后言,議之然后動,擬議以成其改變。

祖父筆記文章,未經答應不得轉載!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