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暗藏是什么意思
地支人元藏干
命理學(xué)上有天地人三元之說,天干為天元,地支為地元,人元則是指地支中所藏含的天干。十二地支,每個地支中分別藏著一個、二個或三個天干,即所謂地支循藏。
為方便記憶,流傳有口訣如下:
子藏癸水在其中,丑中癸辛己土同。
寅藏甲木和丙戊,卯中乙木獨(dú)相逢。
辰藏乙木兼戊癸,巳中庚金有丙戊。
午藏丁火并己土,未中乙木加己丁。
申藏戊土庚并壬,酉中辛金獨(dú)豐隆。
戌藏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是真蹤。
地支循藏是命理學(xué)中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應(yīng)該爛熟于心。
立春戊丙各七朝,一十六日甲木交。驚蟄甲木管一旬,乙木當(dāng)旺二十臨。清明乙木九日赴,癸水三天十八戊。立夏戊土五日盛,庚金九天十六丙。
芒種丙火管十層,丁火余旺二十臨。小暑丁火九日菊,乙木三天十八己。
立秋戊七己三聲,壬水三天十七庚。
白露庚金管十層,辛金當(dāng)旺二十臨,寒露辛九三日丁,戊土原來十八興。
立冬戊七五日甲。(起名
壬水原來旺十八。大雪壬水旺七天,癸水二十還有三。小寒癸水九日菊,辛金三天十八己。
正宗地支藏干口訣:“子宮壬癸在其中,丑癸辛金己土同;寅宮甲木兼丙戊,卯宮甲乙木相逢;辰藏乙戊三分癸,巳中庚金丙戊叢;午宮丙丁火己土;未宮乙己丁共宗;申位庚金壬水戊,酉宮庚辛金豐隆;戌宮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戊真蹤。”
在命理分析中,天干代表空間的量度,地支代表時間的量度。時間和空間分別按各自的方式通過“五氣”對其“場態(tài)”下的事物施加作用,由五行構(gòu)成的萬事萬物則表現(xiàn)出形形色色的反映。十天干在一年的十二個月中的狀態(tài)是不一樣的,主要表現(xiàn)在它“出現(xiàn)”與“伏藏”上。出現(xiàn)則當(dāng)值而管事,伏藏則蟄伏而待時。
合測門論地支暗藏人元:
男命 女命
子——辛壬丙;子——庚壬丁
丑——丙己癸;丑——丁己壬
寅——癸甲戊;寅——壬甲己
卯——壬乙己;卯——癸乙戊
辰——丁戊壬;辰——丙戊癸
巳——甲丁辛;巳——乙丁庚
午——乙丙庚;午——甲丙辛
未——丙己癸;未——丁己壬
申——己庚甲;申——戊庚乙
酉——戊辛乙;酉——己辛甲
戌——丁戊壬;戌——丙戊癸
亥——庚癸丁;亥——辛癸丙
這是秦漢庚先生的發(fā)明,他認(rèn)為,地支均藏三元,分別代表父親,母親,子女。子女為地支本氣,陰陽與地支陰陽相同。這個理論主要用在斷六親方面。怎樣運(yùn)用目前不知,是否正確有待檢驗(yàn)
一、組成地支藏干的三元素
組成地支藏干的三元素為本氣、中氣、余氣,
1、本氣—就是藏干中力量最強(qiáng)的一個元素
2、中氣—就是藏干中力量第二的一個元素
3、余氣—就是藏干中力量最小的一個元素
二、十二地支藏干如下:
1、子藏干為癸水
2、丑藏干為已、癸、辛,其中已土為本氣,癸水為中氣,辛金為余氣
3、寅藏干為甲、丙、戊,其中甲木為本氣,丙火為中氣,戊土為余氣
4、卯藏干為乙木
5、辰藏干為戊、乙、癸,其中戊為本氣,乙為中氣,癸為余氣
6、已藏干為丙、庚、戊,其中丙為本氣,庚為中氣,戊為余氣
7、午藏干為丁、已,其中丁為本氣,已為中氣
8、未藏干為已、丁、乙,其中已為本氣,丁為中氣,乙為余氣
9、申藏干為庚、壬、戊,其中庚為本氣,壬為中氣,戊為余氣
10、酉藏干為辛金
11、戌藏干為戊、辛、丁,其中戊為本氣、辛為中氣、丁為余氣
12、亥藏干為壬、甲,其中壬為本氣,甲為中氣
暗藏
1、指隱蔽或隱藏。
《水滸傳》第一○六回:“賊人暗藏一萬兵馬,在山背后叢林里。”《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竹干上刻那二句,固是夸著發(fā)矢必中,也暗藏個應(yīng)弦的啞謎。”《痛史》第二四回:“﹝ 虎臣 ﹞叫 李復(fù) 陸續(xù)打發(fā)二百人扮作客商,暗藏軍器號衣,到 益都 去。”《新民晚報(bào)》1987.2.17:“我曾暗藏‘野心’,有朝一日成為一名繪畫大師。”
2、八字~地支暗藏
八字學(xué)中一個地支暗藏有1-3個天干,在地支本來五行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又要兼看地支暗藏的天干五行力量,同時具有一定的通根的作用,有很多大人物的八字就是地支暗藏八字喜神、用神得力,滴天髓云“一個玄機(jī)暗里藏”就是這個意思。
子宮暗藏癸,丑宮暗藏己癸辛,寅宮暗藏甲丙戊,卯宮暗藏乙,辰宮暗藏戊乙癸,巳宮暗藏丙戊庚,午宮暗藏丁己,未宮暗藏己丁乙,申宮暗藏庚壬戊,酉宮暗藏辛,戌宮暗藏戊辛丁,亥宮暗藏壬甲
快速記憶天干地支法
快速記憶《天干地支》
地支:
子—鼠(自述)、丑—牛(丑牛)、寅—虎(銀虎)、卯—兔(毛兔)
辰—龍(成龍)、巳—蛇(死蛇)、午—馬(無馬)、未—羊(喂羊)
申—猴(身后)酉—雞(有雞)、戌—狗(虛構(gòu))、亥—豬(海豬)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丑因貓沉思無謂神游四海
(子丑因?yàn)樨堅(jiān)诔了紵o謂的要神游四海)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甲乙丙丁無計(jì)更新人虧
(甲乙丙丁無計(jì)去更新,這人只能虧了!)
天干地支計(jì)算方法
一、年干支計(jì)算公元后年份的口訣是:”公元年數(shù)先減三,除10余數(shù)是天干,基數(shù)改用12除,余數(shù)便是地支年“。以2010年為例,年份減3得基數(shù)2007,除以10得余數(shù)7,對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得”庚“,再將基數(shù)2007除以12得余數(shù)為3,再循環(huán)對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寅“,故2010年為庚寅年。(若得0可理解為1之前即12)
二、月干支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類,只計(jì)算月干。月干=年干數(shù)乘2+月份例:2010年(庚寅)三月(辰月)的天干=7*2+3=17,天干10為周期,就去掉10,得7,天干第7位為庚,則此月干支為庚辰。
三、日干支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數(shù)=(年尾二位數(shù)+3)*5+55+(年尾二位數(shù)-1)除4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數(shù)=(年尾二位數(shù)+7)*5+15+(年尾二位數(shù)+19)除4(只用商數(shù),余數(shù)不用,數(shù)過60就去掉60)例:2010年4月12日星期一日干支基數(shù)=(10+7)
*5+15+(10+19)/4=47(已去掉60的倍數(shù))這就是1月1日的干支數(shù)。從1月1日到4月12日為47+31(1月天數(shù),下類推)+28+31+12=149,去掉60的倍數(shù)得29、天干去10的倍數(shù)余9為壬,地支去12的倍數(shù)余5為辰,今天的干支就是壬辰。
四、時干支時干=日干序數(shù)*2+日支序數(shù)-2五。倒推年齡法從今年的干支推出任何年齡的干支,即年齡去掉60為基數(shù),去掉10的倍數(shù)為天干倒推數(shù),去掉12的倍數(shù)為地支倒推數(shù)。如今年為庚寅年,56歲生年的干支這樣推:56去50余6,天干從庚倒推6位是乙,地支為56去掉48余8,從寅倒推8位是未,生年就是乙未年。65歲生年去掉60余5,從今年的天干倒推5位丙,從今年的地支倒推5位戌,生年就是丙戌年。
祖父筆記獨(dú)家使用,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網(wǎng)站管理人員!
隨機(j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