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紀年法

干支歷和陽歷是兩套不同的歷法。干支歷又稱甲子歷,是中國所特有的陽歷,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作為歷法已施行了數千年,它完全參照黃道地日關系創建,以立春為元旦,一個回歸年為一年。在當代農歷借用干支紀年,以正月初一為起點,這是籠統的標注;“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國古代歷法》一書中指出,干支紀年是從立春起算。

 

 

天干地支紀年法 如何用天干地支紀年

 

干支(gānzhī)紀年法是中國歷法上自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總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個符號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個符號叫地支。把干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周,周而復始,循環記錄,這就是俗稱的“干支表”。

 

天干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運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干支歷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運化的規律。干支歷主要由干支紀年、干支紀月、干支紀日、干支紀時四部分組成。

 

方法一

 

序數法

 

1.公元紀年與干支紀年的換算:首先,將天干、地支編號如下: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①年干公式:年干=公元年個位數-3 (個位小于3,加10)

例:求1899年,1911年和2015年天干?

解:1899年干=9-3=6=己,1911年干=1-3+10=8=辛,2015年干=5-3=2=乙

 

②年支公式:

(公元年末二位數-11)-12*N=年支(適用于20世紀,即1900—1999年)

(公元年末二位數+5)-12*N=年支(適用于21世紀,即2000—2099年)

例:求解2030年干支?

解:2030年干=0-3=7=庚,2030年支=30+5-12*N=35-12*2=11=戌,2030年干支為庚戌

 

③月干公式:月干=年干x2+月支(和超過10,直接取個位數)

例:已知2008年是戊子年,求戊子年申月天干?

解:申月干=戊*2+申=5*2+7=17,個位為7,7=庚,戊子年申月天干為庚

 

2.公元前紀年與干支紀年的換算:將天干、地支編號如下: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①公元前年干公式:公元前年干=8-公元前年個位數 (個位大于8,差為負數,則加10)

例:求公元前22年和公元前155年天干?

解:前22年干=8-2=6=己,前155年干=8-5=3=丙

 

②公元前年支公式:公元前a年支=12*N-a+10

例:求公元前22年和公元前155年地支?

解:前22年地支=12*2-22+8=10=亥,前155年地支=12*13-155+8=1+8=9=戌

公元前22年為己亥年,公元前155年為丙戌年

 

這里的公元紀年的干支年定義,均以此年立春(2月4日左右)至下一年立春(2月4日左右)之間,即一個回歸年。

 

方法二

 

1.天干的確認

 

天干按公元紀年末尾數字確認。

 

公元前:

 

0為辛,1為庚,2為己,3為戊,4為丁,5為丙,6為乙,7為甲,8為癸,9為壬。

 

公元后:

 

0為庚,1為辛,2為壬,3為癸,4為甲,5為乙,6為丙,7為丁,8為戊,9為己。

 

2.地支的推算

 

地支可分為奇數組和偶數組。(公元后奇數公元紀年配偶數組,偶數公元紀年配奇數組。公元前則相反。)

奇數組 1 2 3 4 5 6 偶數組  1 2 3 4 5 6

子 寅 辰 午 申 戌 丑 卯 巳 未 酉 亥

 

計算地支時,用6去除公元紀年去掉末尾數的數字(如:2009年則用6除200)。除以6所得的余數就可得出地支。

 

但是,由于末尾數字的差異,所得地支也就不同。如此可得出:

 

公元前:

 

末位數字是0,1的,余0為第5個,余1為第6個,余2為第1個,余3為第2個,余4為第3個,余5為第4個。

 

末位數字是2,3的,余0為第4個,余1為第5個,余2為

第6個,余3為第1個,余4為第2個,余5為第3個。

 

末位數字是4,5的,余0為第3個,余1為第4個,余2為第5個,余3為第6個,余4為第1個,余5為第2個。

 

末位數字是6,7的,余0為第2個,余1為第3個,余2為第4個,余3為第5個,余4為第6個,余5為第1個。

 

末位數字是8,9的,余0為第1個,余1為第2個,余2為第3個,余3為第4個,余4為第5個,余5為第6個。

 

公元后:

 

末位數字是0,1的,余0為第5個,余1為第4個,余2為第3個,余3為第2個,余4為第1個,余5為第6個。

 

末位數字是2,3的,余0為第6個,余1為第5個,余2為第4個,余3為第3個,余4為第2個,余5為第1個。

 

末位數字是4,5的,余0為第1個,余1為第6個,余2為第5個,余3為第4個,余4為第3個,余5為第2個。

 

末位數字是6,7的,余0為第2個,余1為第1個,余2為第6個,余3為第5個,余4為第4個,余5為第3個。

 

末位數字是8,9的,余0為第3個,余1為第2個,余2為第1個,余3為第6個,余4為第5個,余5為第4個。

 

口訣:公元后:05-26-41-62-83,意為末位數字0或1的余0為第5個,末位數字2或3的余0為第6個,末位數字4或5的余0為第1個,末位數字6或7的余0為第2個,末位數字8或9的余0為第3個。

公元前:05-24-43-62-81,意思如上。如此就可以推算出年份。

 

比如公元后2009年,天干9為己,再用200&pide;6=33……2,公元后末尾為9又余2的是第一個,偶數組第一個是丑,算出地支。組合起來為己丑年。

答案:2009年為己丑年。

 

方法三

 

快速推算干支巧法

 

1:1900—-2100年年干=年尾數—3。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己;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2不足減就補十成12)

 

2:1900—-19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數+1。2000—-20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數+5。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數為10,地支第十位為酉。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己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3: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類,只計算月干。月干=年干數*2+月份。例:1969年(己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為癸,則此月干支為癸酉。

 

4:日干支公式: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數=(年尾二位數+3)*5+55+(年尾二位數—1)/4。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數=(年尾二位數+7)*5+15+(年尾二位數+19)/4。(只用商數,余數不用,數過60就去掉60)。例:2008年月日10月18日:日干支基數=(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數)這數就是1月1號的干支數。從1月1號到10月5日按滿60去之后數為36+31(1月下類推)+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則天干去10的倍數余8為辛,地支去12的倍數余4為卯。今天干支就是辛卯。

 

5:時干公式=日干序數*2+月支序數—2,自己推巧去吧,這樣你可以排任何一天的四柱了哦。

 

6:還有一法,叫倒推年齡法,從干支推算出任何年齡的干支,但只能推算出年干支不能推出日干支,即年齡去掉60為基數,去掉十的倍數為倒推天干數,去掉十二的倍數為地支倒推數。如今年為戊子40歲生年的干支這樣推:40歲去30余10天干從戊倒推10位是己,地支40去36余4從子倒推4位是酉生年就是己酉。62歲生年余2從的天干戊倒推2位是丁,從地支子倒推2位是亥。

 

方法四

 

類數軸推算法(有鏈接具體介紹)

  1 2 3 4 5 6 7 8 9 0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表示方式:公元紀年A 商N 余數C

 

類數軸推算法

 

(A-3)/10=N1…C1,故第C1個天干為所求

(A-3)/12=N2…C2,故第C2個地支為所求

 

示例一:求公元1975年的干支

(1975-3)/10=190…2,故第2個天干“乙”為所求

(1975-3)/12=164…4,故第4個地支“卯”為所求

則公元1975年的干支年是乙卯年。

 

示例二:求公元前5年的干支

公元前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0 1 2 3 4 5 6 7 8 9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3)/10=-1…2,故第2個天干“丙”為所求

(-5-3)/12=-1…4,故第4個地支“辰”為所求

則公元前5年的干支年是丙辰年。

 

示例三:求公元前280年的干支

(-280-3)/10=-29…7,故第7個天干“辛”為所求

(-280-3)/12=-24…5,故第5個地支“巳”為所求

則公元前280年的干支是辛巳年。

本文來源于祖父筆記,轉載請注明出處!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