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神煞是我國早期的看命法中流行很久的星宿照命和神煞人命的觀念,它是把天上星宿神煞和人的命運結合起來的算法。在一個人的四柱八字中,看星宿神煞大多以代表自身的日柱干支為出發點,再聯系年、月、時或大運、流年等其他干支進行觀察比照。四廢是四柱神煞的一種,為什么說命帶四廢會一事無成?現在就跟三通網小編一起了解下吧。
命帶四廢
四廢就是日干支均在相反的節令,不受季節的支持,在八字里的四廢定義為:庚申、辛酉日生于春,壬子、癸亥日生于夏,甲寅、乙卯日生于秋,丙午、丁巳日生于冬。
命書解釋:命遇四廢, 主身弱多病, 做事無成, 有始無終。 如不遇生扶, 又受克害, 兇煞制者, 主傷殘, 官司口舌, 甚至牢獄之災, 或為僧道之人。 四廢日是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中,干支與季節旺氣,呈一百八十度的相反的結構。季節為王(朝廷),四廢日就像被朝廷刻黜的官吏,成為無用的庶人。以"刻"為"不用"之意引申,四刻日生者,當指仁途無望,較無個性、作為的人,或懷才不遇的人,平凡過其一生。
其實從邏輯上講,就是日干和日支都不得令,身弱,無法承擔財官。所以運氣不好,做事難成。現實中,這些情況十分不利的例子也很多。
但神煞僅僅是八字的局部組合,并不是完整的全部。所以配置其它情況或有轉機。(1)日干身弱,但是命局印比的分量很大,例如寅月透戊印有利,辛酉日生仍然有救助。或者比劫成群時,量變也產生質變,月支反而孤立。(2) 月支受三合或六合,性質發生變化。(3)有其它神煞,如命局貴人多。(4)大運一路好運。
命帶四廢一事無成
在八字預測中,四廢是一種兇惡的神煞。要對某人的命理中是否帶有四廢這種神煞進行判斷,可以根據下面的口訣分析:
“春庚申辛酉,夏壬子癸亥,秋甲寅乙卯,冬丙午丁巳”。
這個判斷法則的意思,就是說:對于出生在春天的人來說,如果他的出生日干支為庚申或者辛酉,那么他的命中便帶有四廢神煞;
對于出生在夏天的人來說,如果他的出生日干支為壬子或者癸亥,那么他的命中便帶有四廢神煞;
對于出生在秋天的人來說,如果他的出生日干支為甲寅或者乙卯,那么他的命中便帶有四廢神煞;
對于出生在冬天的人來說,如果他的出生日干支為丙午或者丁巳,那么他的命中便帶有四廢神煞廠
對于命中帶有四廢神煞的人來說,一生都會流離顛沛,一無所成,做起事情來,也是虎頭蛇尾,難以成就大事。
四廢日出生命運差別大
秋天出生的人甲寅日和乙卯日為四廢日,古書上說命逢四廢日的人做事有始無終,難達愿望。下面我們看兩個秋天生甲寅日命主。
坤造1: 丁 庚 甲 甲
未 戌 寅 子
坤造2: 丁 戊 甲 壬
卯 申 寅 申
坤造1天干有兩個甲木,地支有寅木通根,時支子水生寅木和甲木,雖然生在九月戌月甲木為休囚,但木在數量上占了優勢,日主偏旺,其次是土旺,地支有未戌土,命主屬羊。未戌相刑土旺,年干丁火生未土,天干甲與庚沖,丁火克庚金,地支寅木克戌土,八字火弱(一個丁火),水弱(一個子水),雖然只有一個庚金,但土生金,金雖弱,但比火水強一點。甲寅日子丑空,八字地支有子在時支,所以時支子水空亡,命局中子水無力生助寅木和甲木。命主帶兩個國印貴人,年干丁見地支寅,日支寅為國印貴人,日干甲木見月支戌,月支戌為國印貴人,因土的力量和木的力量都比較大,屬于旺相狀態,所以命主是當官之人,為人和悅,氣質高雅。18歲走壬子運,子水填實,助木旺,庚午年,天干官星到位,克制甲木,地支午與月支戌,日支寅形成寅午戌三合火局,水火既濟,平衡了甲木的力量,命主當年結婚。甲戌年懷孕,戌中含藏余氣丁火,為傷官,傷官為兒子,命主當年得子。三甲沖一庚,,再加丁火克庚,命主丈夫下海經商。癸丑運,乙亥年,命局時支的子水,大運丑土和流年亥水會北方水局,因有癸水引化,會局成立,地支水旺,土難承受,命主當年得胃病。甲寅運,與日柱并臨,增加了木的力量,由于身強無靠,命主身體薄弱。丙戌年,由于形成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局面,金是官星,官星旺相,命主該年提拔。辛卯年,辛官星到位,命主官生一級。
坤造2天干有一個甲木,時干子水生甲木,年支有卯木,日支有寅木,命主生在秋月,地支寅申相沖,卯申相克,所以命主身偏弱。年干丁火生月干戊土,戊土耗甲木生地支申金,年支卯木生天干丁火。因為地支寅木受克厲害,命主雖然身體很好,但確實做事有始無終,經常調換工作,無多大成就。命主雖然也有一個國印貴人寅木,但寅木兩邊受克,所以難有發展。庚戌、辛亥兩運正值青春年華,但走的是七殺正官兩運,又命帶桃花卯木,所以命主談了幾個男朋友。庚戌運壬午年,歲運局寅午戌三合火局,命主戀愛;甲申年,三申沖一寅,天干庚克甲,命主輟學并失戀;丁亥年,寅亥合又有了男朋友。辛亥運庚寅年結婚,辛是官到位,地支寅亥合。寅中含藏丙火,甲木生丙火,丙火是甲木的食神,命主懷孕女兒,辛卯年出生。
從上面兩個命局可以看出,四廢日出生的命主,喜身旺,并且日支不能沖克太過,否則就會沒有多大成就。僅供參考。
本文來源于祖父筆記,轉載請注明出處!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