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易第九課——何謂道?何謂得道?——《周易參同契》第八章注解

第八章 明辨邪正

原文:是非歷臟法,內(nèi)觀有所思,履行步斗宿,六甲以日辰。陰道厭九一,濁亂弄元胞。食氣鳴腸胃,吐正吸外邪。晝夜不臥寐,晦朔未嘗休。身體日疲倦,恍惚狀若癡。百脈鼎沸馳,不得清澄居。累土立壇宇,朝暮敬祭祀。鬼神見形象,夢寐感慨之。心歡意喜悅,自謂必延期,遽[jù]以夭命死,腐露其形骸。舉措輒有違,悖逆失樞機。諸術(shù)甚眾多,千條有萬余,前卻違黃老,曲折戾[lì]九都。明者省厥旨,曠然知所由。勤而行之,夙夜不休。伏食三載,輕舉遠游,跨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長樂無憂。道成德就,潛伏俟[sì]時。太乙乃召,移居中洲,功滿上升,膺籙[yīng lù]受圖。(原著:東漢.魏伯陽)

注:從古至今求道修道者比比皆是,到底何為道?何謂求道?何謂得道?眾說紛紜,一談道,“人師”即謂“天道、地道、人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要如何如何尊天道行人道,當(dāng)即問天道為何物、人道為何物,卻不知所云,有以道為天地運行規(guī)律,人莫能不從者;有以道為人倫總綱,人莫能不尊者;有以道為人事發(fā)展規(guī)律,人莫能不順者,若問何謂求道、何謂得道,有以德高望重者為得道,有以左右逢源萬人敬仰為得道,有以“道法高深”、技藝精湛者為得道,種種解釋、種種猜測、種種爭論,孰是孰非?

殊不知,此皆后天道矣,順行后天,陰陽輪回,縱然天才,亦一生一死。人最寶貴的是金錢嗎?是一生的名利嗎?恐怕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說,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追求的是什么?螻蟻尚且貪生、夾縫中的小草也要拼命生長,生命追求的就是生存下去,是時間的延續(xù)。圣人之所以為圣,自然是看透了生命的本質(zhì)、人生的真諦,自然不會費勁去追名逐利,他們留道于世,自然更不會教世人如何追名逐利、避一時之吉兇、圓一時之事故、定一方之疆土,那他們口中的道到底是什么?“得道”到底是什么?

《清靜經(jīng)》中有云:“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yǎng)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钡罒o形、無情、無名,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它“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yǎng)萬物”都是具體的,與世人所傳這規(guī)律、那道理這類抽象的有本質(zhì)區(qū)別,而且它都體現(xiàn)了一個“生”字,生育天地是生,運行日月是生,長養(yǎng)萬物更是生,孔子曰:“天地之大德曰生”,《道德經(jīng)》不就是由此命名嗎?“道”是可以生育天地萬物的道,真正的得道乃與道長存,跳出陰陽,與那避一時之吉兇、發(fā)一時之富貴天壤之別。

倘使市場上明碼標(biāo)價,用一世之富貴,換取增加十年之壽命,在我們健康健壯之時,未必有人愿意干,又假若你到老態(tài)龍鐘、病入膏肓之時,恐怕爭之不及,用幾世之富貴來換亦毫不猶豫,人總是要到自己的生命不由自己把握時才知生命可貴!所以世人只知順行后天之道,難曉圣人之道,得道更是難上加難。《參同契》此章教人明辨何為道,何為邪,何為無用之功,倘非陰陽配合、坎離施化,外則皆為傍門左道。

第八章譯文:

是非歷臟法,內(nèi)觀有所思:指內(nèi)視五臟,以調(diào)勻呼吸吐納調(diào)節(jié)養(yǎng)生。

履行步斗宿,六甲以日辰:指踏罡步斗等術(shù)。

陰道厭九一,濁亂弄元胞:九一指行房時所謂九淺一深,元胞指女性處女膜,此皆穢行,非但不能入道,反而自損精氣德行,乃傍門之最下者。

食氣鳴腸胃,吐正吸外邪:指吐正吸邪,忍饑食氣。其實就是指辟谷枯坐,當(dāng)今以辟谷為養(yǎng)生法者貌似很多,辟谷須得知“谷”為何物!汽車不燒油能跑嗎?人不食五谷雜糧能活嗎?首先來說,此“谷”非彼谷,辟錯了東西得不到正確結(jié)果;其次,即使要像世人所云辟谷一般食氣絕谷,也是功夫到位而后行之,一般人貿(mào)然辟谷無異于自殺。

晝夜不臥寐,晦朔未嘗休。身體日疲倦,恍惚狀若癡。百脈鼎沸馳,不得清澄居:指男女行房,晝夜不分,晦朔不停?;奘顷帤v每月末的一天,朔是陰歷月初的一天,此兩日日月同升同落,黃道白道相交成爻,月亮在天而無光,“炁”為閉合狀態(tài),雌雄交而無功,反而日泄夜泄,精氣全無,身體疲倦,恍惚若癡。人的身體百脈沸馳,日夜處于工作狀態(tài),安得清靜無為?

累土立壇宇,朝暮敬祭祀。鬼神見形象,夢寐感慨之。心歡意喜悅,自謂必延期,遽以夭命死,腐露其形?。?/strong>人之以鬼神為寄托,朝暮燒香拜佛,直至精神恍惚,乃至做夢都認為是鬼神相托,以為自己必能升仙長生,延年益壽,實則自己騙自己,早晚進入輪回,形軀消殞。

舉措輒有違,悖逆失樞機。諸術(shù)甚眾多,千條有萬余,前卻違黃老,曲折戾九都:種種方法種種行為成千上萬,有違道,有違常理,有違黃帝、老子這些圣人,不參陰陽同類相求之理,曲折而招九都之戾。

明者省厥旨,曠然知所由。勤而行之,夙夜不休。伏食三載,輕舉遠游,跨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長樂無憂。道成德就,潛伏俟時。太乙乃召,移居中洲,功滿上升,膺籙受圖:若聞道、知道,知其中真理緣由,勤而行練己積德之功,遵前圣所述,伏炁求道,終能得道。若不知道,更不宜虛耗身心、胡亂寄托、折損功德,只要安心正途,亦能善終。

若有欲深入學(xué)習(xí)者歡迎聯(lián)系我們,或關(guān)注“弘道養(yǎng)正周易學(xué)堂/hongdao_zhouyi”持續(xù)學(xué)習(xí)和單獨交流!

文章來自♂祖父筆記♂,未經(jīng)同意♂不得♂轉(zhuǎn)載!


隨機文章:

發(fā)表回復(fù)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biāo)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