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歷正月為什么是寅月

 了解十二屬相的人會知道,屬相跟十二地支是依照次序一一對應的,但是在十二月份里,榜首個月份卻不是子月,而是寅月,這讓很多人都感到困惑不已。為什么正月是寅月?

  為什么正月是寅月

  相傳,在中國古代歷法方面,有所謂“三建”一說,周朝為“建子”,商朝為“建丑”,夏朝為“建寅”,這兒的“建”字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的“斗柄”指示的方向,古人依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歷來決議春、夏、秋、冬四季。“三建”也叫做“三正”,咱們現在所用的陰歷是由西漢的“太初歷”相傳而來的,“太初歷”延用了夏歷對歲首的規則,也便是把夏歷的“建寅”月為榜首個月,因而現在也把正月叫做“寅”月。

  在古代時正月也叫“歲首”或“正朔”。因歷制不同,正月的確認也不同,且叫法也不同。夏朝以“建寅”之月為歲首,即以“寅月”為正月;殷商時以“建丑”之月為歲首,即以“丑月”為正月;周朝時改為以“建子”之月為歲首,即以“子月”為正月。秦始皇一致六國后,以“建亥”之月為歲首,即以“亥月”為正月;漢初沿襲秦制,也是以“亥月”為正月;漢武帝改正朔用“夏正”,即跟夏朝相同以“寅月”為正月;王莽又改用“殷正”、建丑,即跟殷商相同用“丑月”為正月;這以后,魏明帝至唐肅宗雙先后改朔但不久仍作夏正,直至清末。

此文為祖父筆記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