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日指的是什么意思

壬日壬時是十天干十二地支中的其中一天或者其中某一個時辰;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天干中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丑卯巳未酉亥為陰,十個天干和十二個地支相配是陽配陽,陰配陰,如甲為陽,子為陽,可配成甲子,乙為陰,丑為陰,可以配成乙丑,甲為陽,丑為陰,不能相陪,以此類推,天干用六輪,地支用五輪,正好配一周為60年,這叫一個甲子,也叫六十花甲。十天干含義甲是拆的意思,指萬物剖符而出.乙是軋的意思,指萬物出生,抽軋而出.丙是炳的意思,指萬物炳然著見.丁是強的意思,指萬物丁壯.戊是茂的意思,指萬物茂盛.己是紀的意思,指萬物有形可紀識.庚是更的意思,指萬物收斂有實.辛是新的意思,指萬物初新皆收成.壬是任的意思,指陽氣任養(yǎng)萬物之下.癸是揆的意思,指萬物可揆度.由此可見,十天干與太陽出沒有關(guān),而太陽的循環(huán)往復周期,對萬物產(chǎn)生著直接的影響.

本文來源于祖父筆記,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隨機文章:

發(fā)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