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qrv8.com/wp-content/uploads/zufubiji.jpg)
壬戌年便是干支歷的六十甲子中的一年,大約對應的公歷年份如1982、1922、1862···(60年一周期),是戌(狗)年。
壬戌年便是干支歷的六十甲子中的一年,是戌(狗)年。所謂干支編年,也便是:干支就字面含義來說,就相當于樹干和枝葉。我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干相連叫天干,地和支相連叫地支,合起來叫天干地支,簡稱干支。
天干有十個,便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它們依照甲子、乙丑、丙寅……(也便是天干轉六圈而地支轉五圈,正好一個循環)的次序而不重復地調配起來,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對,叫做一甲子。我國古人用這六十對干支來表明年、月、日、時的序號,循環往復,不斷循環,這便是干支編年。
擴展材料:
干支編年起算自二十四節氣之立春,而干支編年又是干支歷的編年辦法。歷代官方歷書(即黃歷)皆如此。民國后,皇帝年號被棄用,陰歷只能借用干支來編年,其一年的范圍在正月初一至歲除內,此點并無爭議。
而陰歷和干支歷是兩種不同的歷法,兩者在年份起點、月份區分規矩、每年天數等皆不同。因為民國后使用了公歷,不少民眾在歷法常識上的短缺,所以常把干支歷和陰歷混雜。
文章來自祖父筆記,未經答應♀不得♀轉載!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