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20年劃分為一運,三個20年也便是三運,構成一元。三個元運便是上元、中元、下元,每一元三個運,合稱為“三元九運”。上元是一、二、三運;中元是四、五、六運;下元是七、八、九運。每一個元運六十年,三元總共是180年。
在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土星與木星每隔20年就要相會一次,處于同一直線;每隔60年,土星、木星、水星就要相會一次;每隔180年,九大行星就會處于太陽的同一側,散布在一個小的扇面中,構成“九星連珠”。因這種天體運轉規則永不改動,所以天文學家依據這種規則劃定“三元九運”的時刻系統,以180年為一正元,每一正元又分上、中、下三元,每元60年,每元分三運,即一至九運。
最早從黃帝年代開端算法。
擴展材料
現將最近“三元九運表”列出:
上元
一運1864年–188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二運1884年–190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三運1904年–192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中元
四運1924年–194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五運1944年–196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六運1964年–198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下元
七運1984年–200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八運2004年–202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九運2024年–204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留意:以上公歷年份和干支歷年份僅僅大約對應聯系,公歷和干支歷的年份起點不同。
此文為祖父筆記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