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qrv8.com/wp-content/uploads/zufubiji.jpg)
三個庚日是三十天,由于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呈現一個庚日。到第三個庚日為初伏,三伏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夏至后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第一天。
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擴展材料:
秦漢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克”,以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
所以像數伏、數九這樣的傳統,是古人依據長時間的經驗總結出來的樸素規則,能夠在必定程度上輔佐人們穿衣勞動,了解時令改變,成了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并不能全算是科學,氣候是否熾熱難當,并不會由于“庚日”來得遲或早而受到影響。想知道精確的氣候和氣候,仍是看氣候預報更精確。
祖父筆記文章,轉載請聯絡!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