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詞曲何解?看不懂啊,都對不上號
[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孤寂林。嘆人世,美中缺乏今方信。
縱然是齊眉舉案,究竟意難平。—-薛寶釵。
她雖與寶玉成婚,但寶玉心中記憶猶新的是黛玉,縱然夫妻和氣但究竟是美中缺乏。 [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此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怎么心思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掛念。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林黛玉。與寶。
玉的愛情如水月鏡花,至美至純卻又如幻似夢。 [恨無常]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
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把芳魂耗費。
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鬼域,嫡親呵,需求退步抽身早!—-賈元春。
元春的死直接導致了賈府的宦洌約詞掛皇備還筧倩?膊荒艿滄∈朗攣蕹!? [分骨血]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血家鄉齊來拋閃。 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
自古窮通皆有定,聚散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賈探春。曹翁本意探春遠嫁番邦。
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這就是幾次于死別苦楚的生離。 [樂中悲]襁褓中,爸爸媽媽嘆雙亡。
縱居那綺羅叢,誰知嬌養?幸生來,英雄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 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
廝配得才貌仙郎,贏得個地久天長,準折得幼年時崎嶇形狀。終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哀痛!—-史湘云。她自小爸爸媽媽雙亡,憑疏闊的特性而爽快心愛。
可是按原書的目的,她終究的結局也是凄慘與薄命。 [世難容]氣質美如蘭,才調阜比仙。
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
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孤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臟違愿望。
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必,王孫令郎嘆無緣。—–妙玉。
妙仙是大觀園里最眼光狷介,目無下塵的奇女子。 可是終究她仍不能抗爭過漆黑的塵俗。
[喜冤家]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淵源。一味的驕奢***蕩貪還構。
覷著那,侯門艷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賤。嘆芳魂艷魄,一載蕩悠悠。
—-賈迎春。迎春被賈赦嫁給孫紹祖。
此人是野蠻荒***小人,而迎春本就是性情窩囊。 終究被摧殘致死。
虛花悟]將那三春看穿,桃紅柳綠待怎么?把這年光光陰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到頭來,誰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里人啜泣,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
這的是,昨貧今有錢人忙碌,春榮秋謝花摧殘。 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
—-賈惜春。自小生活在金衣玉食中的惜春,看到的卻是富有富有外表下的大家族的骯臟骯臟,以及女子命運的崎嶇無助。
所以,她挑選的是皈依落發避開塵俗。 [聰明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身后性空靈。家有錢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飛躍。
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 昏慘慘似燈將盡。
呀!一場歡欣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王熙鳳。
鳳姐終身聰明,心計細密,但終究聰明反被聰明誤,在她弄權斂財的一起也為自己掘開了墳墓。 [留余慶]留余慶,留余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
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血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天穹。—-賈巧姐。
賈府衰落,巧姐險被賣如***門。幸而劉姥姥念及鳳姐當日之恩,冒險相救。
[晚年光光陰]鏡里恩惠,更何堪夢里功名!那美年光光陰去之何迅!再休提銹帳鴛衾。 只這帶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
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需求陰騭積兒孫。雄赳赳頭戴簪纓,雄赳赳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鬼域路近。
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僅僅虛名兒與后人欽敬。—-李紈。
李紈年青守寡。 兒子賈蘭終究高中進官但她卻撒手人寰,無緣享用誥命的榮華。
[功德終]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就是敗家的底子。
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
—–秦可卿。可卿有才有貌,唯一沒有品德。
她和賈珍的亂倫是賈家衰敗開端的標志。 別的開篇的[紅樓夢引子]拓荒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
趁著這怎么辦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因而上,表演這懷金悼玉的>—說的是寫此書的緣由。
收尾的[飛鳥個投林]為官的,家業凋謝,富有的,金銀散盡,有恩的,九死終身,無情的,清楚報應。 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
冤冤相報實非輕,別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有也真幸運。
看穿的,遁入空門,癡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蒼茫大地真潔凈!—-說的是賈府終究衰敗的慘狀。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閱覽答案(附翻譯)》古詩原文及
作者:閱覽下面一段文言文,完結12—14題。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
叔齊亦不愿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
所以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曰:“盍往歸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①,號為文王,東伐紂。
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
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全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
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及餓且死,作歌。
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閑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于首陽山。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潔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 然回也屢空,渣滓不厭,而卒蚤夭。
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全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停。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平不發奮,而遇禍災者,數不勝數也。
余甚惑焉,儻②所謂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故曰:“富有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如不行求,從吾所好。”舉世混濁,清士乃見,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哉?(節選自《史記·伯夷列傳》)注:①木主:木制的靈牌王。
②儻:假設。12.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叔齊讓伯夷 讓:責怪B.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 叩:通“扣”,拉住C.扶而去之 去:使……脫離D.武王已平殷亂,全國宗周 宗:尊奉13.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①遂餓死于首陽山②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B.①積仁潔行如此而餓死②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C.①亦各從其志也②爾其無忘乃父之志D.①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哉②魏亦復以信陵奉令郎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敘說和剖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
孤竹君身后,二人因不愿承繼君位而相繼逃走,國人只好另立別人。B.伯夷、叔齊看見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時征討紂王,以為這樣做可恥,他們堅持節操,不吃周朝的糧食,并隱居到首陽山。
C.顏淵敏而好學,他立志學習伯夷兄弟據守節操,致使終身赤貧,寧可餓死也不吃渣滓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對其時那些操行不端、違法亂紀者卻終身閑適高興,有操行者卻要橫遭災害的現象,深感疑問。
參閱答案:12、A讓:推讓13、B兩個“而”,連詞,表轉機聯系。 A.“于”,介詞,在;介詞,表被迫。
C.“其”,人稱代詞,自己的;副詞,表希望口氣。D.“以”,連詞,由于;介詞,把。
14、C“渣滓不厭”應為“連渣滓之食都吃不飽”;“回也屢空”與“學習伯夷、叔齊據守節操”無因果聯系。參閱譯文(一)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
父親想立小兒子叔齊為國君,比及父親身后,叔齊卻要讓位給長兄伯夷。伯夷說:“讓你即位是父親的遺命。”
所以就逃走了。叔齊也不愿承繼君位而逃走了。
孤竹國的人就只好立他們的另一個兄弟為國君。在這個時分,伯夷、叔齊傳聞西伯姬昌最敬養白叟,便商量著說:咱們何不去投靠他呢?等他們抵達的時分,西伯現已死了,他的兒子武王用車載著靈牌,敬稱他為文王,向東進發,征伐紂王。
伯夷、叔齊拉住武王戰馬的韁繩而勸止說:“父親死了沒有安葬,居然動起武器來,能說得上是孝嗎?身為臣子卻要去殺君王,能說得上是仁嗎?”武王身邊的人想用武器殺死他們,太公姜尚說:“這兩位是烈士啊!”把他們攙扶開了。武王平定殷商之亂后,全國都歸附于周朝,可是伯夷、叔齊卻以為這樣做可恥,他們堅持節操,不吃周朝的糧食,并隱居到首陽山,收集薇蕨來果腹。
直到他們餓到快要死的時分,作了一首詩篇,那歌詞說:“登上那座西山啊,采摘薇菜來果腹,用殘酷替代兇狠呀,還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義的。神農、虞舜、夏禹的年代很快就消逝了,咱們還能到哪里去尋覓歸宿呢!可嘆咱們的死期已近,生命現已虛弱了!”所以,伯夷、叔齊就餓死在首陽山。
有人說:“上天待人的準則是沒有偏私的,它總是向著仁慈的人們。”像伯夷、叔齊這樣的人,能夠叫做善人呢,仍是不算善人呢?他們聚積仁德、修潔品德到達這般境地,卻終致餓死!再說在七十個弟子中心,孔子僅僅稱舉顏淵是好學的人,但顏淵常常窮得一無所有,連渣滓都可貴吃飽,總算過早地夭亡了。
那種以為上天總是酬謝、賞賜善人的說法,究竟怎么樣呢?盜跖每天都殺戮無辜的人,將人的肝炙成肉脯,殘酷狠毒,猖狂地行兇,他集合黨徒幾千人,處處胡作非為,居然活到高齡而死。這又是遵行什么品德呢?這都是些特別嚴重并且理解明顯的比如。
假如提到近世,那些操行不規矩,干事違法亂紀的人,卻終身享用閑適和高興,產業殷實,后代也不隔絕。 有的人選好了路途才舉步,看準了機遇才說話,從不走小道捷。
解簽 中簽 第九十七簽
原創答案,請勿仿制
第九十七 是中簽 古人有六出祁山,是諸葛亮的典故,諸葛亮六出祁山,可是每次都無功而返。
當風點燈空疏影(在當風的當地點燈,空有影子,意思是工作難成,空有空想)
模糊鋪成鏡里花(恍模糊惚的鋪就成鏡中花,都是虛幻)
累累河山待拾掇(有大片江山需求康復,比方有許多工作需求去做)
安知僅僅幻浮槎(卻不知僅僅乘著夢境中的船舶,意思也是一場虛幻罷了)
解說說:富有在天,赤貧是你的命,不用去尋求獲取,都是空空。
這個卦象是當風點燈的象,凡事都是只要個虛名,沒有多少利益。
這個簽 家中應當祈福,本身應當穩重,求財的話能夠得到利益,但買賣應當穩重。婚姻平平,懷孕時分或許會有驚嚇,出門的人久久沒有消息,種田、養蠶、養任何牲畜都會有丟失,找人找不到,打官司會有丟失,只能守著現有的東西,丟東西會不吉祥,患病是陰癥,墳應該改當地或許方向。
“世界上最悠遠的間隔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喜歡你
世界上最悠遠的間隔(泰戈爾)——永久的經典世界上最悠遠的間隔
不是生與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喜歡你
世界上最悠遠的間隔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喜歡你
而是 分明知道互相相愛
卻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悠遠的間隔
不是分明知道互相相愛
卻不能在一起
而是 分明無法抵御這股牽掛
卻還得成心假裝一點點沒有把你
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悠遠的間隔
不是分明無法抵御這股牽掛
卻還得成心假裝一點點沒有把你
放在心里
而是 用自己冷酷的心
對愛你的人
掘了一道無法跨過的水溝
請問”命里有時終須有,命無進莫強求”的出處和全詩內容是什么
應該是“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出自于《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是我國明代時期編寫的道家兒童啟蒙書目。
又叫《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書名最早見之于明代萬歷年間的戲劇《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于萬歷年間。
此書集結了古往今來的各種格言、諺語。《增廣賢文》全文如下: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文,多見多聞。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設身處地。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 相識滿全國,知己能幾人。
相逢恰似初相識,到老終無仇恨心。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易漲易退山溪流,易反易覆小人心。 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讀書須意圖,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陰。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己。 錢財如糞土,善良值千金。
流水下灘非有意,白云出岫本無心。 其時若不登高望,誰信東流海洋深。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兩人一般心,無錢堪買金,一人一般心,有錢難買針。
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 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
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 是親不是親,非親卻是親。
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 鶯花猶怕春色老,豈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飲空歸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紅粉佳人休使老,風流浪子莫教貧。
在家不會迎來賓,出外方知少主人。 黃金無假,阿魏無真。
客來主不管,應恐是癡人。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誰人背后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 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 鬧里有錢,靜處安身。
來如風雨,去似微塵。 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
自恨枝無葉,莫怨太陽偏。 大家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寅,一家之計在于和,終身之計在于勤。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三緘其口,防意如城。 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
一再須慎意,榜首莫欺心。 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勝親。
來說對錯者,就是對錯人。 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嘗見一人。 情面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山中也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 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
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 平生莫作蹙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士者國之寶,儒為席上珍。 若要斷酒法,醒眼看迷人。
求人須求大老公,濟人須濟急時無。 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無。
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 酒中不語真正人,財上清楚大老公。
落發如初,成佛有余。 積金千兩,不如明解經文。
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 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后代愚。
倉廩虛兮年月乏,后代愚兮禮義疏。 同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人不通今古,馬牛如襟裾。 蒼茫四海人很多,哪個男兒是老公。
白酒變成緣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庭前生瑞草,功德不如無。
欲求生富有,須下死工夫。 百年景之缺乏,一旦敗之有余。
人心似鐵,官法如爐。 善化缺乏,惡化有余。
水太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知者折半,省者全無。
在家由父,落發從夫。 癡人畏婦,賢女敬夫。
對錯整天有,不聽天然無。 寧可正而缺乏,不行邪而有余。
寧可信其有,不行信其無。 竹籬茅舍風景好,道院僧堂終不如。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道院迎仙客,書堂隱相儒。
庭栽棲鳳竹,池養化龍魚。 結交須勝己,似我不如無。
但看三五日,相見不如初。 情面似水分高低,世事如云任卷舒。
會說說都是,不會說無禮。 磨刀恨晦氣,刀利傷人指。
求財恨不能,財多害自己。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
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有福傷財,無福傷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遠必自邇。
深思熟慮,再思可矣。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小時是兄弟,長大各鄉里。 妒財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人見白頭嗔,我見白頭喜。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頭死。
墻有逢,壁有耳。 功德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賊是小人,知過正人。 正人固窮,小人窮斯濫也。
赤貧安閑,富有多憂。 不以我為德,反以我為仇。
寧向直中取,不行曲中求。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晴天不愿去,只待雨淋頭。
成事莫說,木已成舟。 對錯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忍得一時之氣,以免百日之憂。 近來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
懼法朝朝樂,欺公日日憂。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黑發不知勤學早,看看又是白頭翁。 月到十五光亮少,人到中年萬事休。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 路逢險處難逃避,事到頭來不自由。
藥能醫假病,酒不解真愁。 人貧不語,水平不流。
一家有女百家求,一馬不行百馬憂。 有花方酌酒,無月不登樓。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深山究竟藏猛虎,大海終須納細流。
惜花須檢核,愛月不梳頭。 大略選他肌骨好,不擦紅粉也風流。
受恩深處宜先退,。
★文章來自祖父筆記,未經答應不得轉載!★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