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五運六氣詳解

五運六氣,運是工作,天上星體的工作,關于地球有照耀的效果,其年規則用天干表明,天干便是天的骨干帶動效果。

氣是地球自身的吸收輻射動力的效果,六種氣候的推移;氣的年規則用地支表明,地球物理自身的支撐效果。

1

十二支化氣

寒、暑、燥、濕、風、火,臨御之化也。”主制為臨,從侍為御。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動態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而變由生也。

——《天元紀大論》

主制為臨,從侍為御。便是說:寒水、君火、相火、濕土、燥金、風木六氣,總是由于陰陽兩個方面一主一從,兩相激動而發生的。

王冰在《素問六氣玄珠密語》中,把臨御主從解說為“正對之化”,他說:“正化者,即天令閫化其令,正無邪化,—氣候實故也。對化者,即對位沖化也。對化即天令虛,易其正數,乃從成也。”

逢子、午年,則為少陰君火之氣所主;

逢丑、未年,則為太陰濕土之氣所主;

逢寅、申年,則為少陽相火之氣所主;

逢卯、酉年,則為陽明燥金之氣所主;

逢辰、戌年,則為太陽寒水之氣所主;

逢巳、亥年,則為厥陰風木之氣所主。

劉溫舒在《素問入式命運論奧·論謙讓》里,有理解的解說,他說:

六氣分上下左右而行天令,十二支分時節時日而司地化。

上下相召,而寒、暑(熱)、燥、濕、風、火與四時之氣不同者,蓋相臨紛歧而使然也。

六氣司于十二支者,有正對之化也。

如子與午均為君火,但午之方位在南,在月建為五月,南邊與五月仲夏均屬火,所以午為正化;子為十一月月建,居正北方,與正南邊的午遙遙相對,故子為對化。

未與丑均為濕土,未為六月月建,六月為長夏,合理濕土旺季,所以未為正化;丑為十二月月建,未在西南邊,丑在東北方,東北方十二月的丑,與在西南邊六月的未遙遙相對,故丑為對化。

寅與申均為相火,正月建寅,在時令為孟春,合理木氣旺時,木能生火,為火之母,所以寅為正化;申為七月月建,七月初秋屬燥金,是下半年的榜首月,與上半年的榜首月正月遙遙相對,故申為對化。

酉與卯均為燥金,酉為八月月建,正是西方金氣旺盛的時節,所以酉為正化;卯為十二月月建,八月仲秋,二月二月;二月卯月與仲秋酉月遙遙相對,故卯為對化。

戌與辰均為寒水,九月建戌,為秋金隆盛之時,金能生水,為水之母,所以戌為正化;辰為三月月建,三月為季春,與季秋戌月遙遙相對,故辰為對化。

亥與巳均為風木,十月建亥,為水令之孟冬月,水能生木,為木之母,所以亥為正化;巳為四月月建,屬孟夏月,與孟冬月遙遙相對,故巳為對化。

子午為經,卯酉為緯。

——《靈樞·衛氣行篇》

以一天的氣溫而言,同一經度,緯度不同氣溫不同,所以定者為經,動者為緯。子午當南北二極,居其所而不移,所以“子午為經”;卯酉居于東西兩頭,東升西降,列宿斡旋無已,所以“卯酉為緯”。子午卯酉之所以成為天體的經緯,仍不過于東西南北的一正一對。這便是正化對化的道理。

2

主氣

主氣,即風木、君火、相火、濕土、燥金、寒水六氣,分主于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顯現著一年時節中的不同改變,所以它的次第仍是按著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之序而擺放的。李陽波《五運六氣講記》述,主氣由于太陽的視運動而構成的,年年如此,對應太陽。

主氣次序:

一之氣:厥陰風木

二之氣:少陰君火

三之氣:少陽相火

四之氣:太陰濕土

五之氣:陽明燥金

六之氣:太陽寒水

厥陰風木為初氣,主春分前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以風木是東方氣憤之始,所認為初氣,從十二月中的大寒起算,通過立春、雨水、驚蟄、至二月中的春分前夕。

木能生火,則少陰君火為二氣,主春分后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從二月中的春分起算,通過清明、谷雨、立夏、至四月中的小滿前夕。

火既有君相之分,君相相隨,君火在前,相火在后,所以少陽相火,必然要緊接著君火而為三氣,主夏至前后各三十日又四十三刻有奇。從四月中小滿起算,通過芒種、夏至、小暑至六月中的大暑前夕。

火能生土,則太陰濕土為四氣,主秋分前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從六月中的大暑起算,通過立秋、處暑、白露至八月中的秋分前夕。

土能生金,則陽明燥金為五氣,主秋分后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從八月的中秋分起算,通過寒露、霜降、立冬,至十月中的小雪前夕。

金能生水,則太陽寒水為終氣,主冬至前后各三十日又四十三刻有奇,從十月中的小雪起算,通過大雪、冬至、小寒,至十二月中的大寒前夕。

3

謙讓

李陽波《五運六氣講記》述,謙讓由于世界南極的右旋,北極的左旋而發生的。

司天在泉四間氣,為謙讓的六步,凡主歲的氣為司天,位當三之氣;在司天的下方,恰與之相對的,是為在泉,位當終之氣。

司天的左方為左間氣,右方為右間氣;在泉的左方亦有左間氣,在泉的右方亦有右間氣。

間,即距離于司天和在泉之中的意思。由于司天和在泉的左右,都各有一間氣,所以又稱它為四間氣。

六合者,萬物之上下;左右者,陰陽之路途。所謂上下者,歲上下見陰陽之地點也。左右者,諸上見厥陰,左少陰,右太陽。見少陰,左太陰,右厥陰。見太陰,左少陽,右少陰。見少陽,左陽明,右太陰。見陽明,左太陽,右少陽。見太陽,左厥陰,右陽明。所謂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素問·五運轉大論》

“陰陽之地點”,即指三陰三陽之地點。

“上見”,即指司天。

司天的方位既經確認,司天的左右間氣便天然隨之而定。如上見厥陰司天,則左少陰而右太陽。上見少陰司天,則左太陰而右厥陰。其它各氣,均按此類推。

何謂下?曰:厥陰在上,則少陽鄙人,左陽明,右太陰。少陰在上,則陽明鄙人,左太陽,右少陽。太陰在上,則太陽鄙人,左厥陰,右陽明。少陽在上,則厥陰鄙人,左少陰,右太陽。陽明在上,則少陰鄙人,左太陰;右厥陰。太陽在上,則太陰鄙人,左少陽,右少陰。所謂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素問·五運轉大論》

這是以在泉的方位為主,而定左右間氣。下即指在泉而言。“厥陰在上,則少陽鄙人”,如厥陰司天之年,在泉之氣即為少陽,陽明便坐落在泉的左向,太陰便坐落在泉的右間。

動態何如?

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復會也。”

——《素問·五運轉大論》

司天之氣在上,不斷地右轉,自上而右,以降于地;在泉之氣鄙人,不斷地左轉,自下而左,以升于天。例如:戌年太陽司天,太陰在泉,轉太陽于上方,則太陰天然鄙人方。下一年亥年厥陰司天,少陽在泉,則將圓圖依箭頭所示而旋轉,轉厥陰于上方,則少陽天然鄙人方。圖中箭頭所指之方向,在上者自左向右,鄙人者自右向左,這便是“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如此左右周天,——周之后而復會也

間氣何謂?

曰:司左右者,是謂問氣也。日:何故異之?曰:主歲者紀歲,問氣者紀步也。

——《素問·至真要大論》

主歲,即指司天,在泉之氣而言,謂司天和在泉能夠共主一歲之氣,而不僅是各主一步。惟四間氣只能紀步,即一個間氣只管一步(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這是它和司天,在泉不同的當地。

歲半之前,氣候主之;歲半之后,地氣主之。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便是說:司天通主上半年,在泉通主下半年。

歲半之前,始于十二月中大寒,總算六月初小暑。歲半之后,始于六月中大暑,總算十二月初小寒。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初氣終三氣,氣候主之;四氣盡終氣,地氣主之。”

“初氣終三氣”,即由初氣、二氣到三氣;“四氣盡終氣”,即由四氣、五氣到終氣。前三氣歸于司天之氣,故曰“氣候主之”;后三氣歸于在泉之氣,故曰“地氣主之”。

4

客主加臨

謙讓主氣上下加臨,首要用于調查其相生相克的聯系地點,是《素問·五運轉大論》所說的“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

客主之氣互相是相生的,便相得而安和;假如互相是相克的,便不相得而為病。

例如子午少陰君火司天之年,初氣的主氣是厥陰風木,謙讓是太陽寒水,水能生木,是客主之氣相得。

二氣的主氣是少陰君火,謙讓是厥陰風木,木能生火,客主之氣依然相得。

三氣的主氣是少陽相火,謙讓是少陰君火,同一火氣,而君相相從,依然相得,但須防其亢盛。

四氣的謙讓和主氣,同為太陰濕土,同氣相求,仍為相得之例。

五氣的主氣為陽明燥金,謙讓是少陽相火,火能克金,好像客主之氣不相得了,但《至真要大論》說,“主勝逆:客勝從”。相火克金,是謙讓勝制主氣,因此又為相得之氣了。

六氣的主氣為太陽寒水,謙讓是陽明燥金,金能生水,當然更為相得。

祖父筆記文章,未經答應不得轉載!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