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qrv8.com/wp-content/uploads/zufubiji.jpg)
王弼(226-249) 三國魏形而上學家,以老莊形而上學解易的創(chuàng)始人,魏晉易學義理學派代表。字輔嗣,魏國山陽(今河南焦作市東)人。其易學源自費直,建議注《易》時須重視說明《周易》所包括的義理,摒棄漢儒實異說,讖緯說,為所欲為先秦儒家說《易》的本心,然后創(chuàng)始后世以義理說《易》的先河。(1)取義說。(2)一爻為主說。(3)爻靈說。(4)當令說。(5)辯位說。 何晏(?-249) 三國時形而上學家,魏晉形而上學的首要創(chuàng)始者之一。字平叔,魏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曾著有《周易》注解,已佚,另著有《品德論》、《無名論》《無為論》和《論語集解》,今傳作品唯有《論語集解》。 郭璞(276-324) 西晉末東晉初聞名學者、文學家、法術名家。字景純,喜愛經(jīng)術,才學過人,好古文奇字,研易理,并通曉地理歷算,五行卜筮之術。作品有記載筮驗事的《洞林》,還有《新林》、《卜韻》、《玉管定真經(jīng)》及《爾雅注》、《方言注》、《山海經(jīng)》、《穆皇帝傳注》、《楚辭注》、《江賦》等數(shù)十萬言,舊題郭璞所撰《葬書》,疑為別人偽托。作品原有之集已佚。 乾寶(286-336?) 東晉史學家、經(jīng)學家、象數(shù)學派易學家。字令升,新蔡(今屬河南新蔡)人。好陰陽法術、通曉《周易》。易學作品頗豐,有《周易答辯》二卷,《周易元品論》二卷,今皆散佚。 韓康伯(332-380) 東晉形而上學家、易學家。名伯,字康伯,以字行。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精研《周易》。王弼注《周易》時只注了《易經(jīng)》和《易傳》中的《白話》、《彖辭》、《象辭》,其他的《系辭》、《說卦》、《序卦》、《雜卦》等部分則由韓康伯作注。開展了王弼易學,進一步排擠漢易中的象數(shù)之學,將《周易》的編制抽象化,尋求象數(shù)背面的東西,以無形之理不僅是形而上學的,并且是超經(jīng)歷的。以為八卦和六十四卦以及卦爻辭具有全國之理。 蕭衍(464-549) 即梁武帝。南朝梁的樹立者,形而上學派易學的代表人物。其易學特色為揉合易佛,以虛無說明《周易》的最高原理,以《周易》說明釋教的教義。其解易作品有《周易大義》二十一卷,《周易系辭義疏》一卷,《周易講疏》三十五卷等,均已佚。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引證其易解四條。明人輯有《梁武帝御制集》。
本文來源于祖父筆記,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