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年十二月十七日申時,康節先生偶觀梅,見二雀爭枝墜地。先生曰:‘不動不占,不因事不占。今二雀爭枝墜地,怪也。’因占之。辰年五數,十二月十二數,十七 日十七數,共三十四數,除四八三十二得二,屬兌,為上卦。加申時九數,總得四十三數,五八除四十零得三數,為離做下卦。又上下總四十三數,以六 除。六七除四十二,零一,為動爻。是為澤火革,初爻變咸,互見乾巽。
“先生據此斷之‘明晚當有女子折花。園丁不知而逐之,女子失驚墜地,遂傷其股。’成果如此。”
這卦其實也便是聞名的《梅花易數》的書名的由來。還有一說,《梅花易數》原名《康節梅花數》,蓋梅花者,先春而蓓蕾,生意之早動也。占與幾動之初,思慮方起而鬼神可知之時,故數以梅諢名焉。
但無論如何,《梅花易數》卷首的玩法篇中,已將梅花易數的精華寫了進去:
其詩曰:
一物歷來有一身,一身還有一六合。
能知萬物備于我,肯把三才別立根。
天向一平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經綸。
現人亦有兩般話,道不虛傳只在人。
依照劉光本和榮益先生所譯的〈梅花易數文言解〉,對此詩是如此解說的:
“每一物體歷來都有一個物本身,每一物本身都包括有一個六合。人只需知道“萬物備于我”的道理,就不要把六合人三才差異敵對去追根求源。六合從混一的太極平分化出來發明和化育萬物,人從自己的心中發生辦理社會、人事的才干。即便是出生的仙人也有兩般精神境界,〈易〉道不虛傳,常識相關于所教授的人算了。這首詩告知人們天人合一、正傳正授、用心學習的道理。”
這段話翻譯得功夫也著實了得,翻譯所要求的“信達雅”至少占到了信和雅,而達卻沒有。為什么?這首詩雖稱玩法,卻引出了易占的最大的概念:體和用!這點沒有翻譯出來。
“天向一平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經綸”,假如依照現代的思想,這肯定是典型的唯心主義!認識怎樣能夠決議物質呢?依我來說,真的不是這樣的!古人的表述辦法不同,這首詩實際上是唯心和唯物的完美結合。榜首句話是“一物歷來有一身,一身還有一六合”,這個身,可所以認識,也可所以物質。而第二句話“能知萬物備于我,肯把三才別立根”又在說什么呢?身的存在,必定要遭到外物的影響,這樣結合起來看,物質的存在要遭到認識的效果,認識的存在也要遭到物質的效果!就好像相同是水,從自來水管道里接出來,能夠洗臉,也能夠飲用,不是由咱們的認識在分配嗎?而咱們這個認識的構成,又是由其時是臉臟了,仍是口渴了這樣一個客觀的物質存在所決議的。所以說“就不要把六合人三才差異敵對去追根求源”。現代科學更考究的是唯物,往根里說,接近于眼前利益,接近于功利主義,只供認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但看見摸著的東西就必定是實在的嗎,讀者自明,也所以才有“道不虛傳只在人”的感嘆了!
所以,全部都是體,全部也都是用,就看處在什么樣的時空條件下了!比如說我喝水,關于我來說,我是體,水是用,而關于水來說,則水是體,我是用。顛顛倒倒,自有深意。
在書中后邊的一首聞名的“諸事呼應歌”里,是這樣寫的,也道出了梅花易稱號的由來和梅花易判其他大規則:
“混沌拓荒立人極,吉兇呼應尤難避。
先賢遺下預知音,皇極觀梅出周易。
玄微眾多總無涯,各述繁言人莫記。
大略體宜用卦生,旺相謀為終有利。
比和為吉克為兇,生用亦為兇兆矣。”
大致理解了上述的意思后,回過頭咱們再看觀梅這卦,我其實從榜首次讀到的時分,就一向心存疑慮。為何康節先生看兩只麻雀打架,就能知道第二天晚上有個女孩子從樹上掉下來?任誰去想,這樣的思想跨度也不免有些太大了吧!
現代混沌學有“蝴蝶效應”的說法——一只在亞洲振翅的蝴蝶,很有或許引起北美的大風暴。但這僅僅現代科學的假定,咱們如何能活生生地把麻雀和女孩子墜地聯絡起來呢?在后文中,又有“體一百用”和“外應”,以及“用互”為兌的說法,在其時的時空下,必定只需女孩子墜地來與此卦聯絡,假如換一個時空,也是見兩只麻雀打架,也得相同的卦,也能推斷出相同的成果嗎,天然不是。這就引出咱們什么樣的考慮呢?體是相同的,而用不同。在梅花易數的思想辦法里,對體發生最大影響的用,有兩種,一個是衰旺,一個是外應,即便旺衰也同,外應不或許相同吧。體一百用,體決議了,身邊很多的用終究取哪個呢,一般情況下是取最大的旺衰和外應,當然結合上其他用也更好,但只需捉住主要矛盾,一個猜測成果一般不會太離譜。
咱們有必要理解,《梅花易數》是一部巨大的作品,是描繪人間萬有聯絡的觀念,是描繪人與天然和諧習慣的觀念的,康節先生被稱做我國易學的巔峰,位置至今無人可比。盡管梅花易是其后人所輯,但提出的思想是易的“簡易不易變易”的魂靈,是易占的真實的高度,是更貼近于上古易的思想的。
《系辭》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易與六合準,故能彌綸六合之道。仰以觀于地輿,俯以察于地輿,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六合類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全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規模六合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很明顯,這段話講了易經四個綱領性的思想:一:易是模仿闡釋六合運轉規則的;二:易是經過仰觀俯察來得出六合運轉規則的;三:六合運轉的規則是能量活動的規則;四:易無思也無為也,簡易不易為體,變易為用。
而梅花易數靈動的思想、靈動的起卦和猜測辦法,是與此段話嚴絲合縫地符合的。
其實,不僅僅梅花易數,任何一門周易猜測辦法也都有必要與這四個綱領性思想來符合。有悖于此的,則不是易占,或許,不是牢靠的易占或齊備的易占。
文章來自起名算命網轉載請注明出處(www.cidu.com.cn)
祖父筆記文章不得自行轉載,違者必究!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