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支

地支是指木星軌跡被分紅的十二個部分。中國古代用木星來編年,故而木星又稱為“歲星”。木星的公轉周期大約為12年,因而將木星的軌跡分為12個部分。后來又將這12個部分命名,這便是“地支”。地支分別為子(zi)、丑(chou)、寅(yin)、卯(mao)、辰(chen)、巳(si)、 午(wu)、未(wei)、申(shen)、酉(you)、戌(xu)、亥(hai)。

地支常常與天干合作運用,60為一周期,可用于記載年、月、日、時辰。所謂“生辰八字”即出世時間年月日和時辰的干支,共8個字,因而得名。用地支來計年時,每個地支對應一個屬相,也叫屬相。十二屬相分別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此外,中醫還用十二支來對應人體臟腑。寅為膽,卯為肝,巳為心,午為小腸,辰成為胃,丑未為牌,申為大腸,酉為肺,亥為腎、心包,子為膀胱、三焦。

地支能夠用來記時,每個地支對應固定的一段時間(時辰)。

子時代表現在的23點~1點;

丑時代表現在的1點~3點;

寅時代表現在的了3點~5點;

卯時代表現在的5點~7點;

辰時代表現在的7點~9點;

巳時代表現在的9點~11點;

午時代表現在的11點~I3點;

未時代表現在的13點~ 15點;

申時代表現在的15點~17點;

酉時代表現在的17點~ 19點;

戌時代表現在的19點~21點;

亥時代表現在的21點~ 23點。

祖父筆記文章,轉載請聯絡!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