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寒是幾月幾號,小寒的民間習俗是什么

小寒,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二個節(jié)氣,每年在1月5-7日之間,太陽坐落黃經(jīng)285°。關于我國而言,這時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標志著開端進入一年中最冰冷的日子。依據(jù)氣候材料,小寒是氣溫最低的節(jié)氣,只要少量年份的大寒氣溫低于小寒的。

     2022年小寒是幾月幾號
  2022年進入小寒的時刻為:
  公歷:2022年1月5日 17點13分54秒 星期三
  陰歷:辛丑(2021)年臘月初三
  小寒時節(jié),太陽黃經(jīng)為285°;于每年公歷1月5—7日交節(jié)。涼氣積久而寒,小寒是氣候冰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相同,都是表明氣溫冷暖改變的節(jié)氣。小寒節(jié)氣的特色便是冰冷,可是卻還沒有冷到極致。
  冬至之后,冷空氣頻頻南下,氣溫繼續(xù)下降,溫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際降到最低。民諺:“小寒時處二三九,冰天雪地冷到抖”,這說明了小寒節(jié)氣的冰冷程度。小寒時節(jié),太陽直射點還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熱量還處于流失的狀況,白日吸收的熱量仍是少于夜晚開釋的熱量,因而北半球的氣溫還在繼續(xù)下降。

小寒的風俗
  吃臘八粥
  臘八節(jié)一般在小寒大寒之間,因而有一項重要的風俗便是吃“臘八粥”。臘八粥用多種食材制造而成,這些食材大多都有補氣養(yǎng)血、驅(qū)寒強身、生津止渴的成效。小寒之后不久的臘八節(jié)也是要喝臘八粥的,在冰冷的冬季,喝上一碗熱火朝天的臘八粥,既能夠滿意自己的口腹之欲,又能夠驅(qū)逐寒意,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吃黃芽菜
  據(jù)《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區(qū)域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風俗。黃芽菜是天津特產(chǎn),用白菜芽制造而成。在曾經(jīng)冬季的時分,人們能夠吃的蔬菜很少,黃芽菜在必定程度上彌補了冬日蔬菜的匱乏,到了現(xiàn)在,即使是在冬季,人們也能吃到許多新鮮的蔬菜了。
  畫圖數(shù)九
  小寒節(jié)氣開端起源于黃河流域,聽說早年黃河流域的農(nóng)家每當小寒,家家時興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攝生。從冬至開端,每天描一個筆畫,比及八十一天往后,這一副九九消寒圖就完成了。
  吃糯米飯
  在廣州,小寒早上有吃糯米飯的風俗。人們認為糯米含有的熱量比大米高,在冰冷的冬季吃能夠為自己的身體供給滿足的熱量。

☆本文來自祖父筆記,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隨機文章:

發(fā)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