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犯太歲是什么意思

犯太歲(太歲爺頭上動土),是普通老百姓的淺顯叫法。在命學中,專業的叫法是沖克歲君,便是指本命八字中有與歲君流年天干相沖克的五行。

沖克的成果不一定欠好。這要看本命八字的喜用狀況。弱者忌沖,沖則拔;強者喜沖,沖則發。一般來說,喜用之神,忌沖,沖去則兇。忌神,喜沖,沖去則吉。八字過旺,若沒有抑制,則夭亡清貧畢生不順。

所以,八字過旺,沖克則興旺發財。相反,八字過弱,喜生扶,忌沖克。所以,犯太歲,未必便是兇。不犯太歲,未必便是吉。

太歲,最早出現在《荀子·儒效》篇中,而避太歲的崇奉則是從避歲星的占星術平分化出來的,兩種崇奉在戰國時代常常混雜,一向要到漢代今后才逐步厘清。據唐代杜佑《通典》記載,北魏道武帝時,已立“神歲十二”(即十二個太歲神)專祀。

《春明夢余錄》載:“明洪武七年(1374)甲寅,令仲春秋上旬擇日祭太歲。”太歲神因時而化,原本是兇神,后逐步成為民間守護神。據《夷堅志》載,宋時常州東岳廟后所供太歲,已儼然冠冕,具有品格特征。

自元明今后,最高統治者設專壇祭祀太歲神,并常與月將日值之神并祭。因歲神為值年之神,掌人世一年禍福,又稱“值年太歲”,俗稱“歲君”。

后來道家又把太歲稱為大將軍。《神樞經》云:“大將軍者,歲之大將軍也。”《正統道藏》中稱六十年太歲神均有真名實姓,且皆有神歷。

『祖父筆記』文章,未經答應不得轉載!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