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礙測驗自測表

一、世界人格妨礙查看(IPDE)

世界人格妨礙查看表(簡稱IPDE)是由Loranger等人依據PDE于1991年修正擬定的。

它是一個半定式查看表,要求查看者為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學家,旨在協助查看者判別被試者有無人格妨礙,以及人格妨礙的類型。其判別的規范與ICD10和DSMⅢR兩套確診系統相配套。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與SCAN和CIDI一起推行運用的。IPDE的結構 查看的開端,先是給一些輔導,"這些查看是了解你整個日子的典型姿態,而不只僅是最近的體現……"IPDE共用153個條目,分紅6個方面:作業、自我、人際關系、情感、實踐查驗、激動操控。每一道題上都標明二個確診系統規范中的條目數。舉一例詳細闡明如下:

8簡直總是偏心獨自舉動

DSMIIIR割裂樣:2ICD10割裂樣:6

你總挑選能全由自己一人完結的活動,而不喜歡與人協作的活動嗎?

如是,舉例闡明

2簡直總是挑選獨自的工作或休閑活動。

1 常常總是挑選獨自的工作或休閑活動。簡直總是挑選獨自的工作或休閑活動,除非作業性質不答應這樣做。

0 否定或比如沒有說服力。

其間,48代表在查看中的條目次序,即第48條,"簡直總是偏心獨自舉動"是確診規范中的原話,下一行就列出了此條目是查看兩個確診系統中的哪型人格妨礙,以及在確診規范的詳細條目。

假如參看ICD10割裂樣人格妨礙的第六條(或DSMⅢR割裂樣人格妨礙第二條),就會發現與此題是契合的。再往下所述的是怎么查看,以及評分規范。

有些標題的確診規范的詳細條目后標有"部分"兩字,標明此問題不是點評整個規范。這樣做是為了習慣兩個確診系統,以及辨別兩種妨礙。

IPDE的評分IPDE是三級評分,0正常,1杰出,2契合確診規范和病態。一種行為繼續多久就可考慮為人格特質?世界上沒有一個一致觀念。IPDE規則至少5年。在確診每型所要求的條目上,ICD10需求至少3條,而DCMⅢR則需4——5條。而且至少有一條的評分是2分。若陽性得分大于10條(相同要求有一條評分是2分),但又不契合任何一種人格妨礙者,則確診為其他型人格妨礙。不管哪種確診系統,都要求至少有一種契合確診規范的條目所述的行為在25歲之前就已呈現。WHO針對IPDE,開發了一套軟件,只要把每個條目的得分輸入后,即可得出成果。

IPDE的特色 IPDE并未依照每型人格妨礙來進行查看,而是依照人日子的幾個方面進行查看,這樣削減查看者對患者的片面判別。此點或許也是此類的趨勢,例如,PDQR(PersonalitydiagnosticQuestionnaireRevised)依照每型人格妨礙來進行查看,而最新的、適用于DSMIV的版別也是依照人日子幾個方面進行查看。

1CD10與DSM——ⅢR在人格妨礙的確診規范及分類上大體相似,ICD10中沒有自戀、被迫進犯以及在DSMⅢR中附錄的自我防衛及虐待狂。邊際與激動作為心情不穩型人格妨礙的亞型。割裂型人格妨礙歸到其他方面。兩個規范在用詞上也有差異,如(obsessivecompulsive),Anxious(avoidant),Dissocial(antisocial)。ICD-10為一般運用者供給臨床描繪和確診輔導,也供給了研討用規范,后者與I)SMⅢR相似。IPDE的條目大部分是與ICD10研討用規范所對應,但單個也有與ICD-10的臨床描繪和確診輔導相對應,如強迫型人格妨礙 (Anankasticpersonalitydisorder)。

IPDE已被翻譯成十多種語言,在許多國家得到運用,經測驗有杰出的信度。大部分條目的查看者之間的一致性在0.8—0.9之間。

IPDE因為條目較多,查看一次約需150分鐘。在這153個條目中,只與DSMⅢR對應的數量為83條,只與ICD-10對應的數量為27條,兩者堆疊的數量為43條,IPDE的中文版別由北京醫科大學的成功翻譯,韓菁等選用與ICD-10對應的條目為70個,進行了信度和效度查驗,鑒定者間的一致性中位數kappa值為0.84;前后鑒定的一致性kappa值為083,與臨床確診的契合率為906%.因為只節選了與ICD-10確診系統相對應的條目,查看時刻縮短為70分鐘左右。

據報導,許多臨床醫師只對某種人格妨礙的確診把握較好,運用人格妨礙的查看東西后,確診其他型的可靠性進步了。因而。

運用1PDE等人妨礙查看作業是必要的。我國1982年十二區域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學查詢報導:人格妨礙發病率為0.01%,與其他國家2%—10%相差甚遠,也與咱們的臨床經驗好像不符,恐怕漏診者較多。由此看來,在我國精神病學界展開和遍及相似IPDE的查看東西勢在必行。

查看中注意事項修改

在查看中要不斷地問詢被試者呈現某種特色的時刻,及對日子的影響。此點對有精神妨礙的患者尤為重要,例如許多神經癥患者受精神妨礙的影響,常重復羈絆于癥狀。必要時需求向知情人(家族或同學、朋友)從頭了解狀況。

IPDE主要是西方人擬定的,有的條目不太合適我國國情。

如闖紅燈、隨地吐痰等不良行為即便受過一些賞罰,但不管是被試者仍是周圍人,都不會把它與夜不歸宿等行為同等看待。我國親子關系也與西方不盡相同。IPDE所描繪的有依靠特色的被試,不敢向爸爸媽媽(依靠目標)提出自己的要求,憂慮會被爸爸媽媽扔掉。但在實踐查看中發現,我國有依靠特色的部分被試者不只勇于提要求,乃至勇于提一些過火的要求,并期望以此來查驗爸爸媽媽是否還愛他。在查看中發現許多人在報考自愿上,都是爸爸媽媽決議的,也有因爸爸媽媽對立而使戀人分手的。在許多重大問題的決議上,好像我國公民的決議權來得較晚,因而對此項評分,在年紀上要依據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刻長短,恰當進步幾歲。

IPDE的局限性:因為對人格妨礙研討起步較晚,不同確診系統之間的可比性差,不同國家運用IPDE對716名患者(大部分有其他精神妨礙)進行查看,若選用DSMⅢR確診系統,有366名(51.1%)患者有人格妨礙;而選用ICD-10確診系統,則只要283名(39%)患者有人格妨礙。相同不同東西之間的可比性也差。

因而確診東西和確診規范都需求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

『文章來自祖父筆記,未經答應不得轉載!』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