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吉的威望作品是《協紀辯方》(清·允祿等著)。還有《象吉黃歷》(清·魏鑒著)、《鰲頭黃歷》(清·熊宗立著)、宋時光《流年運程》。 《協紀辯方》,內容齊備,理論體系完好,論說具體,價值最高。由乾隆皇帝親身作序,并命名《協紀辨方書》,收入《四庫全書》。 《協紀辨方書》,依照月份、六十甲子日,列成“月表”,逐日列出“吉神、兇神;宜、忌”。便于人們進行查詢。 歲破、月破、上朔、四離、四絕,不適合辦大的工作。《協紀辨方書》,因為條件、篇幅的約束,沒有把歲破、上朔、四離、四絕列入《月表》。宋時光的《流年運程》彌補了這一缺點。二者能夠彼此參閱。 歲破:太歲所沖之辰。歲破是最兇之神,忌興造、移徙、嫁娶、遠行。六沖:子午、卯酉、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子年歲破在午日,午年歲破在子日。 月破:月建所沖之日。含義與歲破相同。相同,依據六沖,寅月月破在申。申月月破在寅。《協紀辨方書》,把月破列入《月表》。 上朔:陽年以年干加寅,順數至亥。陰年以年干加丑,順數至巳。上朔忌宴會、嫁娶、遠行、上官。 四離: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忌出行、遠征。 四絕: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忌出軍、遠行。 宋時光的《流年運程》,把“歲破、月破、上朔、四離、四絕”列為“大事勿用”。 趨吉避害,是人們的心思取向,隨之而產生了擇吉術。擇吉術具有悠長前史,而且不斷發展、完善,到清朝乾隆年間到達鼎盛,誕生了《協紀辨方書》。 擇吉術,在輔導人們趨吉避兇的一起,對自然規律的崇尚,值得必定。例如,對捕獵的約束,便是對大自然敬重的例子。尊重自然規律,依照客觀規律就事,便是今日,依然具有現實含義!
『祖父筆記』文章,未經答應不得♂轉載♂!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