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八字命理預測學古人對四同八字的說明

作為中國傳統四柱八字命理學的先驅-東漢杰出的思想家王充,就提出過“國命勝于人命”的觀點。他寫道:

宋、衛、陳、鄭同日并災。四國之民,必有祿盛未當衰之人,然而俱災,國禍陵之也。故國命勝人命,壽命勝祿命。

這是說,宋、衛、陳、鄭四國同日發生災難,難道四國的人民個個運氣都在衰運之中嗎?顯然不可能。它表明,在個人的命運之上,還有“國命,,的存在。當主宰大環境的國命發生作用的時候,個人命運的興衰榮枯則完全喪失了它的意義。

再比如,現今留存最早的命理著作《李虛中命書》中,就有這樣一段話:出五行之外者,生死在乎我;具清濁之內者,存亡從數矣。注:凡修德養性,煉假守真,靈臺內靜,反復還元,神游六合之外,必造五行之先,則欲生欲死,欲隱欲顯,皆由乎我,是謂神仙真人矣。豈由天地鬼神時數所拘者?此欲人自修,不可專滯于命。

這是說,按照四柱八字命理學的理論,人的生死貴賤是由出生時辰結構的陰陽五行的配置所決定的。因此,人若能擺脫陰陽五行的朿縛,成為“出五行之外者”,那么,生生死死不就可以由自己來掌握了嗎?至于如何來實現,注者給出的答案是修德養性,煉假守真,靈臺內靜,反復還元,神游六合”,即貫徹道家氣功內丹術的修煉,便能脫胎換骨,成為神仙真人。不管這個答案能否實現,但“不可專滯于命”,則是非常明甶的態度。
《星命集成》中,有這樣一段記錄南宋臨安(今杭州)當時算命情況的文字:

臨安中御街上,士大夫必游之地,天下術士皆聚焉。凡挾技者,易得獲,而近來數十年間,向之行術者多不驗,惟后進者術皆奇中。有老于談命者下問后進:“汝今之術即我向之術,何汝驗,我若何不驗?,后進者云:“向年士大夫之命,占得祿貴生旺,皆是貴人。今曰士大夫之命,多帶刑殺沖擊,方是貴人。汝不見今曰為監司、郡守、閫帥者,曰以殺人為事耶?,,老師嘆服。

這是說,當年南宋首都有條街是天下算命術士集聚的地方。可近幾十年來,老一代開業人士替士大夫算命常常不準,而新來的算命術士卻算得奇準。于是,有個久操此業的人,放下架子去請教后來者,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得到的回答是:過去士大夫命中是以向來的官貴為貴,可現在是山河破碎的動蕩年月,命中當以帶殺氣的為貴。可見,時局的不同,推算的方法也要改變。

明代四柱八字命理巨著《三命通會》的作者萬民英,更深人到觀察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的人的命運的差異。作者有這樣的敘述:

余紀縉紳與凡民命同者,不能悉數。姑就縉紳論。如黃懋官侍郎,與申價副使命同,黃死于兵禍,申死牖下,申先黃死,官之大小,又不論也。朱沖與李庭龍命同,朱發科壬辰,李發科癸丑,朱官至尚書,李至大參,壽又不永,其子孫之多寡賢否,又不論也。萬采與饒才命同,萬舉進士,官至卿貳,饒止舉人,官至太守;然饒多子而萬則少,又以萬謫戍死,而饒則否,其壽天得喪又難論也。三河王且齋兄弟同產,而功名先后,亦自不同。況天下之大,九州之廣,兆民之眾,其八字同者何限,烏可以例論耶?

關于四同八字,世界上有不少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的人,他們的命運難道會完全相同嗎?這足最常見的人們對八字算命的詰問。400多年前的《三命通會》的作者,就沒有回避這樣的詰難。他不僅實事求是地回答的確有差別;而且還收集了大量的這樣的命例來加以比較,如上述的同一年月日時(時辰)出生的做官人,比如黃懋和申價,不僅官職不同,而且死亡的時間和方式也都大不相同。這里,萬民英(育吾)對命理推算所持的態度是十分客觀的!

文章來自祖父筆記,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