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訣是什么意思

金口訣: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猜測學,“大六壬神課金口訣”,又稱“孫臏猜測學”。據《史記》記載,“臏生阿、鄄之間”。孫臏系山東鄄城孫老家人,是兵圣孫武的五代孫,戰國時期齊國的軍師。他曾指揮過“桂陵之戰”、“馬陵之戰”,著有《孫臏兵書》,是中華民族古代戰役史上一位巨大的軍事家。相傳孫臏天分聰明,從師鬼谷子學藝,不只通曉兵書,還通曉神通、日月星象,占往察來,盡在掌中。可見孫臏也是一位猜測學家,至今在民間遺留著孫臏測算如神的故事。“大六壬金口訣”,我國西北地區稱之為“袖中金”,華北地區稱之為“金口訣”,東北地區稱之為“大金口”。澹泊居士姜智元稱之為“金口預言”。王祤稱之為“金口訣大傳”。

《大六壬神課金口訣》在陰陽辯證邏輯推理和五行生抑制化的運用方面都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具有辦法靈敏簡潔、信息量大、猜測規模廣、精確率高的特色,民間有“學會奇門遁,來人不必問。學會金口訣,來人不必說”之稱,海內外學者稱之為猜測絕學。它運用兵書的思維辦法和理論觀念,把事物發展改變的條件歸納為時刻和空間兩個方面,以時刻改變的規則和空間方位的轉換來提醒事物的發展改變,運用陰陽五行生抑制化估測事物的得失勝敗。它的數理概念、邏輯法則是契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規則的,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思維文明的結晶。

當今世人皆知:金口訣集太乙、奇門、六壬三式精華于一身!“三式”即我國古代神通中三大秘術太乙、奇門、六壬同稱“三式”。六壬是東方最陳舊的占星學,用式盤占卜吉兇的一種神通。

來歷:大六壬來歷于《河圖》和《洛書》。《河圖》九數布列,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洛書》按后天八卦擺放,坎一乾六,壬案乾宮,為數之始。水、火、木、金、土,五行以水為首。十天干中,壬為陽水,癸為陰水,舍其陰而取陽,故稱壬。六十甲子中有六個壬: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所以叫六壬。“大六壬”是從《周易》派生出來的一種神通,是周易猜測系統的一個重要分支,與“奇門遁甲”、“太乙神數”并列為三式,歸于高層次的古典神通猜測學。

辦法:其法以月將加時辰,立四課,排三傳,觀陰陽,辯生克,以決吉兇勝敗。

特色:六壬以占卜人事著稱,其法由來已久,詳細時代,已無法確認,到了東漢現已盛行,由此已知定是始于漢代曾經。

猜測原理:是依據日、月、星、辰的改變為原則標準,運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之間的對立統一聯系發生的人天合一的規則,并結合水、木、火、土、金五行的相生相克規則構成的一套完好的交流人體信息暗碼場的智能、高效、精確的猜測方法。

明清古版《大六壬神課金口訣》序文曰:金口訣來歷于河圖、洛書!

《大六壬神課金口訣》,編者黃陶中在序文中說:“粵自河圖洛書出,先圣則之為經,以開物成務而前民用,誠萬事道術之開山祖師也,古設大卜筮人之觀掌其事,當今亡矣,惜哉!”此段文字說明金口訣的來歷,來歷于河圖、洛書,先圣演化成金口訣,以用于民事占卜。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撒播下來的兩幅奧秘圖畫,向來被認為是中華文明、陰陽五行神通之源。宓羲依據河圖、洛書推表演八卦,成為猜測占卜之本源。

《大六壬神課金口訣》,編者黃陶中在序文中說:“世逼真課金口訣,命謂述自孫氏臏,臏始精大六壬,尤嫌其博而弗約,遂擇其簡粹神妙之最,輯為此書,傳行于世,占無不該。”書中歌訣多處記有孫臏的神算妙語,如在《地勢法》中有“此是孫臏地勢法,取法臨用著意看。”在《金風戰干歌》中有“祖師遺留玄妙訣,捉將擒賊在掌中,兵書戰略皆可用,天機走漏有禍侵。”然后可見此書雖非孫臏原著,但書中的核心內容依然可反映孫臏的猜測思維和兵書術略。

本文來歷于祖父筆記,轉載請注明出處!


隨機文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